拼音àn rán shī sè
注音ㄢˋ ㄖㄢˊ ㄕ ㄙㄜˋ
解釋黯然:昏暗的樣子;失色:失去光澤。原指心情沮喪;臉色難看。形容相比之下顯得暗淡無光。有時也形容心情不好。
出處清 冒襄《影梅庵憶語》:“頓使《會真》、《長恨》等篇黯然失色。”
例子所有同類題材的繪畫和它比較起來,都黯然失色。(秦牧《藝海拾貝 〈最后的晚餐〉》)
正音“黯”,不能讀作“yìn”。
辨形“黯”,不能寫作“暗”。
辨析黯然失色和“相形見絀”;都可表示“相比之下;顯得不夠”的意思;??赏ㄓ谩2煌谟冢瑚鋈皇恼Z義重;是形象的比喻;“相形見絀”語義較輕;是直接陳述性的。黯然失色可用于強(qiáng)調(diào)“失去顏色;暗淡無光”;“相形見絀”一般不能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兩者比較,差的更差。
謎語余音
感情黯然失色是中性詞。
近義大相徑庭、相形見絀
反義不相上下、光彩奪目
英語pale by comparison
日語ひどく遜色(そんしょく)がある,非常に見劣りする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