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ù jué rú lǚ
注音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ㄌㄩˇ
解釋絕:斷;縷:細(xì)線。似斷未斷;像只有一根細(xì)絲維系著。比喻情勢危急。后也比喻技藝等方面繼承人稀少;也形容聲音微弱;但未中斷。原作“不絕若線”。
出處宋 蘇軾《前赤壁賦》:“馀音裊裊,不絕如縷?!?/p>
例子音樂會上,演員的歌聲不絕如縷。
正音“縷”,不能讀作“l(fā)óu”。
辨形“絕”,不能寫作“決”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聲音、書信、情緒等。
謎語春蠶到死絲方盡
感情不絕如縷是中性詞。
繁體不絶如縷
近義岌岌可危、危如累卵
反義牢不可破、安如泰山
英語almost extinct(very precarious like a thread going to break)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