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碇稅 下碇稅亦稱“舶腳”。唐代政府向洋商征收的二種國境關稅。因征于洋商船舶靠岸下碇之時,故得此名。唐時采取開放政策,對外貿易十分發(fā)達,政府在廣州等通商口岸設置市舶使,專門負責檢查出入船舶,并征收關稅。如《新唐書·孔戣傳》記:“蕃舶泊步有下碇稅?!庇帧短拼笤t令集·大和八年疾愈德音》:“其嶺南、福建及揚州蕃客,宜委節(jié)度觀察使,除舶腳、收市、進奉外,任其來往,自為交易,不得重加率稅。”下碇稅的稅額或稅率不詳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