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泥硯 澄泥硯是中國傳統(tǒng)工藝品之一,傳統(tǒng)書法用具之一,始于漢,盛于唐宋,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。從唐代起,端硯、歙硯、洮河硯和澄泥硯被并稱為“四大名硯”。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,可以是多種顏色,有的一硯多色,尤其講究雕刻技術,有浮雕、半起胎、立體、過通等品種。澄泥硯由于使用經(jīng)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制而成,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,猶如嬰兒皮膚一般,而且具有貯水不涸,歷寒不冰,發(fā)墨而不損毫,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,因此前人多有贊譽。今日所見古澄泥硯極為稀少,上品更是難求。
一種古硯。其質堅如石,扣之有金屬聲,以刀劃之無痕跡。因其利用絹囊置于河水所淤積的細泥制成,故稱為「澄泥硯」。唐人品硯以虢州澄泥為第一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