媻姍 1.猶蹣跚。行走艱難貌。 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媻珊勃窣,上金堤?!?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、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》作“媻姍”。 宋 文天祥 《贈(zèng)劉矮跛相士》詩:“媻姍三尺軀,舉止如不揚(yáng)?!?清 林云銘 《林四娘記》:“﹝鬼﹞媻跚於地,冷氣襲人?!?2.飄動(dòng)貌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滿庭芳》詞:“堪聽。微雨過,媻姍藻荇,瑣碎浮萍。” 媻 : 媻 pán 〔媻姍(大,張大:“是猶穡大夫移媻。”sh乶 )〕同“蹣跚”,走路緩慢搖擺。 筆畫數(shù):13 姍 : 姍 shān 〔姍姍〕形容走路緩緩從容的樣子,如“姍姍來遲”。 姍 shàn 古同“訕”,譏諷。
參差縱橫的樣子。宋.黃庭堅(jiān)〈滿庭芳.修水濃清〉詞:「微雨過,媻姍藻荇,瑣碎浮萍?!挂沧鳌笅娚骸?。
膝行匍匐的樣子。《漢書.卷五七.司馬相如傳上》:「于是乃群相與獠于蕙圃,媻姍勃窣,上金隄,揜翡翠,射鵕鸃,微矰出,孅繳施,弋白鵠,連?鵞,雙鸧下,玄鶴加。」也作「媻姍」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