達魯花赤 達魯花赤,由成吉思汗設立,廣泛通行于蒙古帝國和元朝。一作“達嚕噶齊”,是蒙古語,原意為“掌印者”,是蒙古帝國歷史上一種職官稱謂。成吉思汗在各城設置“達魯花赤”,也就是督官。達魯花赤是代表成吉思汗的軍政、民政和司法官員,以《大札撒》為根本,結合當?shù)氐耐瑫r慣例行使統(tǒng)治權。 與同源的有另一字答魯合剌禿孩,意謂“提調(diào)”,另有宣差,持節(jié)之意。 達魯花赤后來成為長官或首長的通稱。在元朝的各級地方政府里面,均設有達魯花赤一職,掌握地方行政和軍事實權,是地方各級的最高長官。在元朝中央政府里面,也有某些部門設置達魯花赤官職。達魯花赤一般必須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,這種做法被認為具有強烈的民族不平等色彩。但是,也有其他民族的人擔任達魯花赤的記載。在金帳汗國,他們與八思哈有關,但有不同。 明朝以后,達魯花赤官職被廢除。
頭目、領袖。元代在中外各官署主管以外,都設置達魯花赤一員,由蒙古人擔任,以監(jiān)視漢官。
也稱為「達嚕噶齊」。
英語Mongoliandaruqachi,localcommanderinMongolandYuantimes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