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融合 核融合是現(xiàn)代的核電廠使用的發(fā)電技術,稱為「核分裂」,是利用中子撞擊一顆重原子(通常為鈾或鈽)后,重原子會「分裂」成兩顆輕的原子,并在過程中放出能量。 核融合則是相反的過程,將兩顆較輕的原子核對撞后,形成一顆較重的原子,并在過程中放出能量。不論哪一種,能量的來源都是核反應的過程中減少的質量,透過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 E=mc^2; 轉換。 核分裂技術最早在 1940 年代初試驗成功,1954年蘇聯(lián)就有第一個核能發(fā)電廠在運轉了。相較之下,核融合(亦稱核聚變)技術大約在 1950年代初試驗成功,但直到五十多年后的今天,仍然是個近在眼前,卻觸之不及的夢想。核融合技術到底是為什么這么吸引人?為什么經(jīng)過這么久的研究還沒有個結果?
原子受高熱后互相撞擊而結合在一起,并釋出能量的現(xiàn)象。太陽能源的產生即為此種反應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