貫月槎 貫月槎(音"茶cha"),語出東晉王嘉《拾遺記》。 《拾遺記》中寫道:堯登位三十年,有巨槎浮于西海,槎上有光,夜明晝滅,海人望其光,乍大乍小,若星月之出入矣。槎常浮繞四海,十二年一周天,周而復始,名日貫月槎,亦謂掛星槎。羽人棲息其上,群仙含露以漱,日月之光則如暝矣。虞夏之季,不復記其出沒,游海之人,猶傳其神偉也。 (堯帝登位第三十年,西海出現(xiàn)了一艘漂浮著的巨大飛船,每當夜晚來臨,船上便放出柔和的光芒,時大時小,宛如從星月中出入一般。這艘飛船常年圍繞四海漂浮,十二年繞天地一周,往復循環(huán),被人們稱作貫月槎,也稱掛星槎。傳說飛船上有羽仙居住,這些仙人只將露水含入口中,漱過噴出,則可天地昏暗、日月無光。到了虞夏后期,再沒有這艘飛船出沒的記載了,但在游歷四海的人們中間,仍然傳誦著關(guān)于她的神秘奇?zhèn)サ墓适隆#?/p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