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判斷,決斷。
⒉ 引申為裁決;判決。
⒊ 計劃,謀劃。
⒋ 終止;完結(jié)。
⒌ 明白,清楚。指將事情的因果是非關(guān)系或某種結(jié)局弄清楚。
⒈ 判斷,決斷。
引《朱子語類》卷六十:“舊時看此句,甚費(fèi)思量,有數(shù)樣説,今所留二説也倒斷不下?!?br />《清平山堂話本·簡貼和尚》:“山前行 正在州衙門前立,倒斷不下,猛抬頭看時,卻見 皇甫殿直 在面前相揖。”
⒉ 引申為裁決;判決。
引宋 吳潛 《滿江紅·送吳叔永尚書》詞:“萬事儘由天倒斷,三才自有人撐抵?!?br />元 馬致遠(yuǎn) 《任風(fēng)子》第三折:“你不家去呵,與我個倒斷,你休了我者?!?br />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十六回:“婦人道:‘他不敢管我的事,休説各衣另飯,當(dāng)官寫立分單,已倒斷開了的勾當(dāng)?!?/span>
⒊ 計劃,謀劃。
引《朱子語類》卷四五:“二者中須有箇商量倒斷始得?!?br />宋 仲殊 《洞仙歌》詞:“任倒斷、深思向梨花,也無奈寒食,幾番風(fēng)雨。”
宋 吳潛 《柳梢青·安晚園和劉自昭》詞:“萬種思量,百年倒斷,付與殘霞?!?/span>
⒋ 終止;完結(jié)。
引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楔子:“因姐姐玉精神、花模樣,無倒斷曉夜思量?!?br />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論語·顏淵篇四》:“克己復(fù)禮,如何得有倒斷!所以 堯、舜、文王、孔子 終無自謂心花頓開,大事了畢之一日?!?/span>
⒌ 明白,清楚。指將事情的因果是非關(guān)系或某種結(jié)局弄清楚。
引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六:“亦且妻子隨著別人已經(jīng)多年,不知他心腹怎么樣了?也要與他説個倒斷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六回:“﹝ 何玉鳳 ﹞無法,只得自己表明心跡,説個倒斷?!?/span>
⒈ 決斷。引申有解決及計劃的意思。宋·吳潛〈滿江紅·舉世悠悠〉詞:「萬事盡由天倒斷,三才自有人撐抵?!挂沧鳌傅罃唷?。
引《清平山堂話本·簡帖和尚》:「山前行正在州衙門前立,倒斷不下,猛抬頭看時,卻見皇甫殿直在面前。」
⒉ 終止。元·關(guān)漢卿元·王實(shí)甫也作「倒頓」。
引《謝天香·第一折》:「我這府里祗候幾曾閑,差撥無銓次,從今后無倒斷呀怨咨。」
《西廂記·第四本·楔子》:「因姐姐玉精神,花模樣,無倒斷曉夜思量。」
⒊ 清楚、明白。
引《二刻拍案驚奇·卷六》:「亦且妻子隨著別人已經(jīng)多年,不知他心腹怎么樣了,也要與他說個倒斷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