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豁 shū huō 疏豁 亦作“疎豁”。 1.猶疏闊。久別。 唐 杜甫 《戲寄崔評事表侄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侄》詩:“高樓憶疏豁,秋興坐氤氳?!?(2).猶排遣。 唐 杜甫 《簡吳郎司法》詩:“古堂本買藉疏豁,借汝遷居停宴游。” (3).開闊;敞亮。 宋 司馬光 《出都日途中成》詩:“川原寖疎豁,煙火稍蕭瑟?!?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卷四:“煙波渺然,氣象疏豁?!?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引示池樓》:“過了高堂深廈,盡軒牕疎豁,棟宇奢華?!?清 陳維崧 《念奴嬌·贈雪笠上人》詞:“秋行至矣,茅堂相對疎豁?!?(4).開朗;直爽。 宋 陸游 《十月四日夜記夢》詩:“客意極疎豁,大笑軒須眉。” 宋 陳亮 《章晦文墓志銘》:“及長,疏豁奮勵,不能依阿善惡間?!?明 宋濂 《元故奉訓(xùn)大夫楊君墓志銘》:“性疏豁,與人交無疑貳。” (5).稀疏脫落。 金 元好問 《續(xù)夷堅志·揩牙方》:“ 折守得於國初洛陽帥李成。折年逾九十,牙齒都不疎豁,亦無風(fēng)蟲。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