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斗棋”。
⒉ 見“斗棋”。
⒈ 亦作“鬭棋”。亦作“鬪碁”。
⒉ 古代方士的一種法術(shù),使棋子自相斗擊。
引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於是上使驗小方,鬭棊,棊自相觸擊?!?br />司馬貞 索隱引 顧氏 曰:“《萬畢術(shù)》云‘取雞血雜磨鍼鐵杵,和磁石棊頭,置局上,即自相抵擊也’。”
清 錢謙益 《次韻何慈公歲暮感事》之四:“鬭棋小試行軍法,撒豆頻夸卻敵方。”
⒊ 下棋。
引宋 秦觀 《奇兵》:“奕者之闘碁也,諦分審布,失其守者,逐而攻之。”
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詞采》:“凡作詩文書畫、飲酒斗棋與百工技藝之事,無一不具夙根,無一不本天授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