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書 法書 [fǎ shū] 一、法令律科之類的書籍。 二、書法用語。又稱法帖,學習書法可以作為楷模的范本。以及對古代名家墨跡的敬稱,或以此譽稱表達對書法作者的尊重之意。 三、泛指道教術(shù)法的典籍書冊。 四、道教的圖、紋、箓、字、符、篆,共稱為“法書”,特指附有愿心念力和精神加持力的圖文符箓。
法書fǎshū
(1)[modelcalligraphy]∶有高度藝術(shù)性的可以做為書法典范的字
(2)[yourhonorablepenmanship]∶敬辭,稱對方寫的字
敬稱他人所寫的字,言其可為法則。
有關(guān)法律制度的書籍。
漢.焦延壽《易林.卷一.大畜》:「典策法書,藏在蘭臺,雖遭亂潰,獨不遇災(zāi)?!?br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