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得罪;遭罪。
⒈ 亦作“獲辠”。得罪;遭罪。
引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夫孺子豈獲罪於民?”
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昔此國幾興矣,以吾獲罪於 孔子,故不興也?!?br />宋 司馬光 《蘇主簿夫人墓志銘》:“時祖姑猶在堂,老而性嚴,家人過堂下,履錯然有聲,已畏獲辠,獨夫人能順適其志,祖姑見之必説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唐憲宗元和十五年》:“上服金丹,多躁怒,左右宦官往往獲罪,有死者,人人自危?!?br />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的階級意識》:“杜甫 在左拾遺任內(nèi),以疏救廢相 房琯 獲罪?!?/span>
⒈ 得罪。
引《論語·八佾》:「獲罪于天,無所禱也?!?br />《三國演義·第一〇回》:「我獲罪于天,致使徐州之民,受此大難!」
近獲咎
反建功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