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法 歷法,是推算年、月、日,并使其與相關天象對應的方法,是協(xié)調歷年、歷月、歷日和回歸年、朔望月和太陽日的辦法。 回歸年約為365又1/4 日 或 12又7/19朔望月,朔望月約為29又1/2 日。年長不是月長的整數(shù)倍,也不是日長的整數(shù)倍;月長也不是日長的整數(shù)倍。不同的文明,在協(xié)調年月日的時候,采用了不同的策略。 羅馬人在開始的時候,采用的是每兩年插入3/4個月的做法,后來逐漸將每年多于12個月的日子分到各個月里,逐漸演變成宮分歷,也即是太陽歷。天主教文明影響下的格里高利歷,亦即是國際普遍采用的公歷,是太陽歷;波斯歷,也是太陽歷。 中國人、印度人、猶太人、阿拉伯人則比較重視朔望月的意義,依然采用月分歷。其中,中國農歷、印度歷、猶太歷是陰陽合歷,一年有12或13個月;伊斯蘭歷是太陰歷,一年只有12個月。 辛亥革命之后,中國開始采用西方的公歷,俗稱“新歷”,與中國舊有的歷法相對。
歷法lìfǎ
[calendar]民用年的起始、長度和劃分是固定的歷算系統(tǒng),這種系統(tǒng)中按一定的規(guī)則安排日和更長的時間劃分單位(如星期、月和年)
推算日月、星辰的運行,以定歲時、節(jié)令的方法。在不同的文化、時代會有差別。以太陽為標準的,稱為「陽歷」;以月亮為標準的,稱為「陰歷」。我國的農歷則以陽歷為主,陰歷為輔,是陰陽合歷。
《新唐書.卷二五.歷志一》:「歷法尚矣,自堯命羲、和,歷象日月、星辰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,其事略見于書?!?br>
英語calendarscience,calendarsystem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