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釋】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?!境鎏帯俊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骸翱鬃釉谖宦犜A,文辭有可與人共者,弗獨有也。至于為《春秋》,筆則筆,削則削,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?!薄臼纠砍跻鈪s不過貪圖少寫一個字,并非有什么~。 ◎魯迅《熱風·反對“含淚”的批評家》【語法】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;指曲折的文字
孔子作《春秋》,常以一字一語寓褒貶之義。故后世稱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寓「春秋筆法」。
如:「這篇文章并沒有春秋筆法,只是記錄事實而已?!?/p>
【解釋】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。
【出處】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在位聽訟,文辭有可與人共者,弗獨有也。至于為《春秋》,筆則筆,削則削,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?!?/p>
【示例】初意卻不過貪圖少寫一個字,并非有什么~?!螋斞浮稛犸L·反對“含淚”的批評家》
【語法】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;指曲折的文字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