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枷 古義:凡豆菽刈獲,少者用枷,多而省力者仍鋪場,烈日曬干,牛曳石趕而壓落之。凡打豆枷,竹木竿為柄,其端錐圓眼,拴木一條長三尺許,鋪豆于場,執(zhí)柄而擊之。 現(xiàn)代解釋: 在科技著作《天工開物》的所有記載中,“打枷”是科技含量最低的?!凹稀蓖榜缂印?,一種擊打谷物脫粒用的農具,由長柄和敲桿連成,又稱連枷。揮動長柄,敲桿繞軸轉動,敲打脫粒。連枷之使用源遠流長,先秦歷史書《國語》就有記載。南宋詩人范成大在《秋日》中寫道“新筑場泥鏡面平,家家打稻趁霜情,笑歌聲里輕雷動,一夜連枷響到明”可見自古以來連枷就是普遍使用的農具。有人考證過,如今的武術雙截棍,就是連枷的改造品。可以想象,農民出身的士兵用起雙截棍來肯定是得心應手,還用訓練嗎?
枷,古時加于犯人頸間的刑具。打枷,指于犯人脖子上裝上枷鎖,以防止逃脫。
如:「縣府的人將他打枷,準備押往刑場?!?/p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