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同“渾沌”。
⒈ 同“渾沌”。按,昏蜑,即渾蛋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:“有神焉,其狀如黃囊,赤如丹火,六足四翼,渾敦?zé)o面目,是識歌舞,實為 帝江 也?!?br />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昔 帝鴻氏 有不才子,掩義隱賊,好行兇德,丑類惡物。頑嚚不友,是與比周,天下之民謂之 渾敦。”
杜預(yù) 注:“渾敦,不開通之貌?!?br />按,渾敦,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作“渾沌”。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釋言》:“《左傳》‘渾敦’, 杜 解謂不開通之貌。 《莊子·應(yīng)帝王篇》:‘中央之帝為 渾沌,無七竅’,亦此義也。今音轉(zhuǎn)謂人不開通者為昏蜑?!?/span>
⒈ 相傳為堯舜時四兇中的驩兜,為人不分是非、善惡。見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。后用以指 冥頑糊涂、不開通。也作「渾沌」。
⒉ 模糊不分明的樣子。也作「渾沌」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:「有神焉,其狀如黃囊,赤如丹火,六足四翼,渾敦?zé)o面目,是識歌舞,實為帝江也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