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良知 致良知是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。語出《孟子·盡心上》 :“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,其良能也 , 所不慮而知者 ,其良知也。” 《大學》有“致知在格物”語。王守仁認為,“致知”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。這里所說的“良知”,既是道德意識,也指最高本體。他認為,良知人人具有,個個自足,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。“致良知”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?!爸隆北旧砑词羌嬷嫘械倪^程,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,“致良知”也就是知行合一?!傲贾笔恰爸侵恰钡摹爸?,“致”是在事上磨煉,見諸客觀實際。“致良知”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,知行合一。 “致良知”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(yǎng)論直接統(tǒng)一的表現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