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賦 田賦是中國舊時政府對土地征收的稅。春秋時期,魯宣公十五年 (公元前594年)“初稅畝”。魯哀公十二年 (公元前483年)“用田賦”。戰(zhàn)國時代,“訾粟而稅”,是按土地上種植的糧食作物產量征課收益稅。秦漢魏晉南北朝稱土地稅為田租。此后,官田稱租,私田稱稅。魏晉南北朝實行租調制。唐代不僅田有租,而且還征地稅。租庸調制終止后,田租及庸、調列入戶稅;地稅和各種附加合并,分夏秋兩次征收。
田賦tiánfù
[landtax]舊時按土地征收的賦稅
政府對農業(yè)用地所課征的稅捐。課征標準以土地的收益能力為準。
英語landtax
德語Grundsteuer(S)?
法語taxefoncière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