瑤姬 (中國神話中的仙女)《水經注》、《襄陽耆舊記》載:炎帝(南方天帝赤帝)之女,名曰瑤姬,未嫁而死,葬于巫山之陽,精魂依草,實為靈芝。戰(zhàn)國時楚國宋玉《高唐賦》稱“先王”游高唐白天夢中與女神相見,神女臨去稱自己“旦為朝云,暮為行雨”,《渚宮舊事》之三引《襄陽耆舊記》神女言:“將撫君苗裔,藩乎江漢之間”。宋玉勸諫楚襄王親自拜見神女。后宋玉《神女賦》敘楚襄王果真夜夢神女,神女美艷絕倫、溫婉嫻雅,然而神女拒絕了楚襄王的追求。 《墉城集仙錄》稱其為西王母之二十三女,將其納入道教體系。 神女為“旦為朝云、暮為行雨”的美貌仙女。受《神女賦》影響,此后瑤姬常用以比喻美女,千古傳誦。瑤姬神話引出歷代一系列詩賦詞曲等文學作品,形成了描寫、詠嘆神女的韻文學長廊,對文學史影響深遠。人們用“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”喻指對愛情的忠誠,說明非伊莫屬、愛不另與。 根據原始宗教神話觀念,神女應為炎帝女兒瑤姬、楚國高禖女神等傳說融合。懷王實際上應是去祭祀高禖神,以求楚國氏族女神,護佑民族振興、政治清明、國家富強及個人的身心強健 。因而巫山神女實為楚國護國神。大禹治水行至巫山,神女瑤姬授以治水法寶,并遣屬神助之。三峽民間有巫山神女斬殺十二妖龍、為行船指點航路,為百姓驅除虎豹,為人間耕云播雨,為治病育種靈芝等傳說。 (注:將瑤姬說成是玉帝之妹、楊戩之母出自現(xiàn)代網絡作品,后經電視劇《寶蓮燈前傳》影響而誤傳更廣)
神話傳說的人物。為炎帝女,死后葬巫山,楚懷王游高唐時與她神遇。見《文選.宋玉.高唐賦》李善注引《襄陽耆舊傳》。
唐.李白〈感興〉詩六首之一:「瑤姬天帝女,精彩化朝云;宛轉入宵夢,無心向楚君?!?br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