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慚 梵語a^hri^kya 或 ahri^。指做壞事不感羞恥。與‘慚’對稱。心所之名。俱舍七十五法之一,唯識百法之一。俱舍宗大不善地法之一,唯識宗隨煩惱之一。即對諸功德不崇敬,又對有德之師長忌難不服;或對己過無羞恥心。此法為欲界所系,其性不善,為見、修所斷。又與一切之不善心相應而現(xiàn)起,故與無愧共攝于大不善地法。[俱舍論卷四、成唯識論卷六](參閱‘慚愧’)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