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對死刑犯人暫緩處決。清制,各省死罪人犯,每歲審擬,分為情實(shí)、緩決、可矜、可疑諸項(xiàng),報部。至秋審時由刑部會同九卿詳核分?jǐn)M,請旨裁決。見《清史稿·刑法志三》。
⒈ 對死刑犯人暫緩處決。 清 制,各省死罪人犯,每歲審擬,分為情實(shí)、緩決、可矜、可疑諸項(xiàng),報部。至秋審時由刑部會同九卿詳核分?jǐn)M,請旨裁決。見《清史稿·刑法志三》。
引清 龔自珍 《<昇平分類讀史雅詩>自序》:“本朝死刑別二等:曰情實(shí),曰緩決?!?br />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軼聞·讞獄引律同而不同》:“刑部律例:凡調(diào)姦婦女未成,致婦女羞忿自盡者厥罪應(yīng)絞,而有情實(shí)、緩決之分?!?/span>
⒈ 已判死刑的犯人,經(jīng)處決宣告后,依據(jù)特定情形,在一定期限內(nèi),暫緩處決,稱為「緩決」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