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人跡罕至且偏遠。
例荒僻的山區(qū)。
英desolate and out-of-the-way;
⒈ 荒涼偏僻。
引唐 韓愈 《黃家賊事宜狀》:“大抵 嶺 南人稀地廣,賊之所處,又更荒僻。”
元 吳昌齡 《東坡夢》第一折:“似這般荒僻的山門。”
《老殘游記》第八回:“大約這荒僻山徑,不會有強盜,雖走晚些,到也不怕他?!?br />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程》三:“北京 南城本來荒僻,我從他那里回家到東城,路卻不少?!?/span>
⒉ 放縱怪僻。
引《舊唐書·裴度傳》:“時驕主荒僻,輔首庸才,制置非宜,致其復亂?!?br />《舊唐書·李德裕傳》:“敬宗 荒僻日甚,游幸無恆,疏遠賢能,昵比羣小?!?/span>
⒊ 學業(yè)荒疏,見識不廣。
引清 龍啟瑞 《送呂介存南游序》:“士當斯時,茍伏處里門,大率荒僻固陋,不為當世齒。”
⒈ 人跡罕到、荒遠偏僻的地方。
引唐·韓愈〈晚次宣溪辱韶州張端公使君惠書敘別酬以絕句二章〉之二:「俱是嶺南巡管內(nèi),莫欺荒僻斷知聞。」
近冷僻
英語desolate, deserted, out-of-the-way
德語tieftraurig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