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唐代御史有臺院、殿院、察院之分,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,謂之“雜端”;凡公堂會食,都不談笑,如雜端先笑,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,謂之“烘堂”。見唐趙璘《因話錄·征》。后因以“烘堂大笑”形容滿屋的人同時大笑。
⒈ 唐 代御史有臺院、殿院、察院之分,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,謂之“雜端”;凡公堂會食,都不談笑,如雜端先笑,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,謂之“烘堂”。見 唐 趙璘 《因話錄·徵》。后因以“烘堂大笑”形容滿屋的人同時大笑。 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一:“馮相、和相 同在中書。一日, 和 問 馮 曰:‘公靴新買,其直幾何?’ 馮 舉左足示 和 曰:‘九百?!?和 性褊急,遽回顧小吏云:‘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?’因詬責(zé)久之。
引馮 徐舉右足曰:‘此亦九百。’於是烘堂大笑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