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籍的注解。
英annotation; notes and commentaries on ancient texts;
⒈ 指注釋文義。
引唐 韓愈 《施先生墓銘》:“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。箋注紛羅,顛倒是非。”
宋 蘇轍 《初發(fā)嘉州》詩:“云有古 郭生,此地苦箋注?!?br />清 阮元 《小滄浪筆談·重修鄭公祠碑》:“﹝ 鄭公 ﹞所學(xué)《易》、《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孝經(jīng)》,箋注百餘萬言?!?br />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綜其體制,約為四類:紀(jì)述之文也,箋注之文也,議論之文也,比賦之文也?!?br />瞿秋白 《文藝雜著·涴漫的獄中日記》:“那些學(xué)者的箋注亦暫不刊布,因?yàn)樗麄冏约赫f研究尚未成熟,可以緩些發(fā)表?!?br />同“箋注”。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經(jīng)傳》:“其后 鄭玄 之徒,箋註訓(xùn)釋,不遺餘力。”
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七:“李、杜、韓、蘇 不斤斤於分音列譜,何也?空諸一切,而后能以神氣孤行;一涉箋註,趣便索然。”
⒈ 古書的注解。
引唐·韓愈〈施先生墓銘〉:「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,箋注紛羅,顛倒是非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