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迷惑。
⒉ 模糊不明貌。
⒊ 迷迷糊糊,神志不清。
⒋ 依附貌。
⒌ 笑貌。迷,用同“瞇”。
⒈ 迷惑。
引《韓詩外傳》卷五:“耳不聞學(xué),行無正義,迷迷然以富利為隆,是俗人也。”
⒉ 模糊不明貌。
引唐 李賀 《公無出門》詩:“天迷迷,地密密?!?br />唐 司空圖 《春愁賦》:“燕泥滴滴而簷壞,蛛網(wǎng)迷迷而帳空。”
⒊ 迷迷糊糊,神志不清。
引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這兩日迷迷不好,正在這里害酒?!?/span>
⒋ 依附貌。
引清 張岱 《陶庵夢憶·龍山放燈》:“又如 隋煬帝 夜游傾數(shù)斛螢火於山谷間,團(tuán)結(jié)方開,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?!?/span>
⒌ 笑貌。迷,用同“瞇”。
引葉圣陶 《潘先生在難中》一:“他作舉杯就口的樣子,迷迷地笑著?!?br />沈從文 《邊城》十九:“想起二老說的話,不由得迷迷的笑著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