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作偽;虛假。
⒈ 作偽;虛假。
引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矯偽者出幾十萬石粟,賦六百餘萬錢,乘傳而行郡國,此其無行義之尤者也。”
顏師古 注:“言詐為文書,以出倉粟近十萬石耳?!?br />宋 司馬光 《辭知制誥第五狀》:“意者朝廷以臣所言皆為矯偽,不足聽察邪?”
明 張居正 《答南臺諫》:“惟丈俯鑒愚悃,早為停寢,僕此意發(fā)自丹愫,絶無矯偽?!?br />魯迅 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二五篇:“然因讓而爭,矯偽已甚,生息此土,則亦勞矣,不如作詼諧觀,反有啟顏之效也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