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比喻人們驚惶紛擾的樣子。鹿性易驚,故言。
⒈ 比喻人們驚惶紛擾的樣子。鹿性易驚,故言。
引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險固》:“如此,則中國無狗吠之警,而邊境無鹿駭狼顧之憂唉?!?br />南朝 梁 陸倕 《石闕銘》:“忘茲鹿駭,息此狼顧?!?br />唐 獨孤及 《故御史中丞盧奕謚議》:“天寶 十四載, 洛陽 覆沒。于時東州人士,狼狽鹿駭?!?/span>
⒈ 鹿性易受驚駭,故以此比喻人民的惶恐不安。
引《文選·陸倕·石闕銘》:「忘茲鹿駭,息此狼顧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