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突然發(fā)笑聲。
例只見噗哧的一聲,眾人哄然一笑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英sounds of laughter,etc.;
⒈ 象聲詞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七回:“﹝那婦人﹞一聲兒不言語,噗哧噗哧只吃他的潮煙?!?br />王蒙 《雜色》:“噗哧,馬腳往前一陷, 曹千里 往前一晃,差點(diǎn)沒有喊出聲來,這不是誠心要把你甩到水流里去嗎?”
老舍 《二馬》第三段七:“馬老先生 忽然噗哧一笑,倒把 溫都太太 嚇了一跳。”
⒉ 猶嘮叨。
引端木蕻良 《科爾沁旗草原》十九:“‘你還不趁功夫多挺一會尸去,又在這里瞎噗哧些什么?’ 程喜春 一面擦槍一面瞪起了眼睛大叫?!?/span>
⒈ 狀聲詞。形容突然發(fā)出的笑聲。也作「噗嗤」。
引《紅樓夢·第五四回》:「只聽噗哧一聲,眾人哄然一笑都散了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