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鳴榔”。
⒉ 敲擊船舷使作聲。用以驚魚,使入網(wǎng)中,或為歌聲之節(jié)。
⒈ 亦作“鳴榔”。敲擊船舷使作聲。用以驚魚,使入網(wǎng)中,或為歌聲之節(jié)。
引《文選·潘岳<西征賦>》:“纖經(jīng)連白,鳴桹厲響?!?br />李善 注:“《説文》曰:桹,高木也。以長木叩舷為聲,言曳纖經(jīng)於前,鳴長桹於后,所以驚魚,令入網(wǎng)也?!?br />唐 李白 《送殷淑》詩之一:“惜別耐取醉,鳴榔且長謡?!?br />王琦 注:“所謂鳴榔者,常是擊船以為歌聲之節(jié),猶叩舷而歌之義?!?br />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九:“先是數(shù)載前,一漁者持蓑笠綸竿,擊短版,唱《漁家傲》,其舌為鳴桹之聲以參之,自號‘回同客’?!?br />明 張煌言 《舟次聽雨分得長字》:“小雨江天倍渺茫,翩然有客度鳴榔。”
郁達夫 《星洲旅次有夢而作》詩:“錢塘江 上聽鳴榔,夜夢依稀返故鄉(xiāng)。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