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迷闇”。
⒉ 迷惑暗昧。
⒈ 亦作“迷闇”。迷惑暗昧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公孫度傳》“悉斬送 彌 晏 等首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而臣狂愚,意計迷闇,不即禽賊,以至見疑?!?br />《陳書·熊曇朗陳寶應(yīng)等傳論》:“嗚呼,既其迷暗所致,五宗屠勦,宜哉!”
宋 司馬光 《同錢君倚過梅圣俞》詩:“叩階讀新詩,迷闇得指擿?!?br />宋 蘇舜欽 《上京兆杜公書》:“某雖迷暗於事,不通古今,竊謂天地災(zāi)異,莫大於此。”
《宋史·道學(xué)傳一·程顥》:“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;今之惑人也因其高明?!?/span>
⒈ 蒙昧、愚昧。
引《二程集·河南程氏遺書·卷一八·伊川先生語四》:「昔之惑人也,乘其迷暗;今之入人也,因其高明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