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馬圄”。
⒉ 養(yǎng)馬的人。
⒊ 即馬廄。
⒈ 亦作“馬圄”。
⒉ 養(yǎng)馬的人。 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:“孔子 行游,馬失,食農夫之稼,野人怒取馬而繫之。
引子貢 往説之,卑辭而不能得也……乃使馬圉往説之。”
高誘 注:“圉,養(yǎng)馬者?!?br />漢 王充 《論衡·逢遇》:“馬圄之説無方,而野人説之; 子貢 之説有義,野人不聽?!?br />《水滸傳》第九八回:“卻有本部內一箇軍卒,他原是 田虎 手下的馬圉?!?/span>
⒊ 即馬廄。
引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思古>》:“烏獲 戚而驂乘兮, 燕公 操於馬圉?!?br />王逸 注:“養(yǎng)馬曰圉。言與多力 烏獲 同車驂乘,令仁賢 邵公 執(zhí)役養(yǎng)馬,失其宜也?!?br />《禪真逸史》第二三回:“寨左右二邊,一帶長廊、廠屋、馬圉、倉廒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