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莊子·胠篋》:“彼竊鉤者誅,竊國者為諸侯;諸侯之門,而仁義存焉?!?/p>
⒈ 后遂以“竊鉤者誅,竊國者侯”譏刺舊社會小盜被殺、大盜得國的反?,F(xiàn)象。亦省作“竊鉤盜國”。
引《莊子·胠篋》:“彼竊鉤者誅,竊國者為諸侯;諸侯之門,而仁義存焉。”
《史記·游俠列傳序》:“故 伯夷 丑 周,餓死 首陽山,而 文 武 不以其故貶王; 跖 蹻 暴戾,其徒誦義無窮。由此觀之,‘竊鉤者誅,竊國者侯,侯之門仁義存’,非虛言也?!?br />廖仲愷 《有感》詩:“竊鉤盜國將誰咎?扃鐍緘縢只自欺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