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被遺棄的人;廢人。
⒉ 指因罪被流放的人。
⒊ 遺棄人才。
⒋ 失去人心。
⒈ 被遺棄的人;廢人。
引《老子》:“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。”
漢 賈誼 《新書·春秋》:“君亦使君之貴優(yōu),將君之愛鶴,以為君戰(zhàn)矣。我儕棄人也,安能守戰(zhàn)?”
明 歸有光 《圣人之心公天下》:“彼世之瞽者、刖者、宮者,莫不以為棄人也。”
清 尤侗 《南陳北李》詩:“南京 有一 陳,太學無棄人; 北京 有一 李,太學多端士?!?/span>
⒉ 指因罪被流放的人。
引《管子·問》:“問國之棄人,何族之子弟也?!?br />尹知章 注:“棄人,謂有過不齒,投之四裔者也?!?/span>
⒊ 遺棄人才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莒展 之不立,棄人也夫!人可棄乎?”
⒋ 失去人心。
引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今不據(jù)其安,不可謂能謀;行之以齒牙,不可謂得人……棄人失謀,天亦不贊。”
韋昭 注:“行之以齒牙為棄人,不據(jù)其安為失謀。少族多敵,故天不贊助。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