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中國舊時(shí)錢幣的一種名稱。起于唐高祖·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鑄造的“開元通寶”。以后歷代都曾沿用,“通寶”二字前常冠以年號、朝代或國名,鑄于幣面。如南唐的“唐國通寶”、宋代的“太平通寶”、元代的“至正通寶”、明代的“大明通寶”、清代的“康熙通寶”等。
⒈ 中國 舊時(shí)錢幣的一種名稱。起于 唐高祖 武德 四年(公元621年)鑄造的“開元通寶”。以后歷代都曾沿用,“通寶”二字前常冠以年號、朝代或國名,鑄于幣面。如 南唐 的“唐國通寶”、 宋 代的“太平通寶”、 元 代的“至正通寶”、 明 代的“大明通寶”、 清 代的“康熙通寶”等。 日本、越南、朝鮮 等國的錢幣也曾用“通寶”之名。
⒈ 通用的錢幣。自唐以來的貨幣,多以通寶為名,至清末制作銅元,銀元始廢。
例如:「開元通寶」、「正隆通寶」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