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本指打鼓時(shí)打在鼓面邊沿的鼓點(diǎn),聲音較小,起幫腔作用。后用以比喻起幫腔作用。
⒈ 本指打鼓時(shí)打在鼓面邊沿的鼓點(diǎn),聲音較小,起幫腔作用。后用以比喻起幫腔作用。
引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四:“張?jiān)L 云:‘作文如打鼓,邊鼓雖極多,中心卻也少不得幾下?!?br />周而復(fù)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二四:“‘你別客氣。’ 徐義德 緊緊抓住他,要他打邊鼓。”
方方 《大蓬車上》:“我明白他的用意,搶著接過話題,幫他敲起了邊鼓?!?/span>
⒈ 樂器名。流行于廣西壯族武鳴、巴馬等地。以竹或木制成,鼓框較窄,單面蒙牛、羊或豬皮等,鼓面直徑約二十五厘米。一般用于道公(巫師)?跳神歌舞和戲劇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(qǐng)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(hào)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