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人以天干配五行,丙丁屬火,故借以指火:閱后即付丙丁。
⒈ 古代以十干配五行,丙丁屬火,因稱火為“丙丁”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孟夏》:“其日丙丁?!?br />高誘 注:“丙丁,火日也。”
宋 蘇軾 《思無邪齋贊》:“化以丙丁,滋以河車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十回:“餘不多及,閲后乞付丙丁?!?br />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二八章:“朕已再三囑咐,每次給卿手諭,看后即付丙丁。卿萬勿稍有疏忽!”
⒉ 代詞。猶言某某。 《魏書·宋世景傳》:“嘗有一吏,休滿還郡,食人雞豚;又有一干,受人一帽,又食二雞。
引世景 叱之曰,汝何敢食甲乙雞豚,取丙丁之帽?吏干叩頭伏罪。”
⒈ 火日。丙丁于五行屬火,故俗稱火為「丙」或「丙丁」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孟夏紀·孟夏》:「其日丙丁,其帝炎帝,其神祝融?!?br />高誘·注:「丙丁,火日也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