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不近人情;不合情理。
⒉ 無情;薄情。
⒈ 不近人情;不合情理。
引三國 魏 嵇康 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欲降心順俗,則詭故不情。”
唐 劉禹錫 《汴州刺史廳壁記》:“凡曲防苛禁不情乖體者,悉剗之,一出乎令典。”
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大人不為不情》:“是故不情之事,大人不為之?!?br />魯迅 《朝花夕拾·二十四孝圖》:“正如將‘肉麻當作有趣’一般,以不情為倫紀,誣蔑了古人,教壞了后人?!?/span>
⒉ 無情;薄情。
引《新唐書·蔡廷玉傳》:“滔 雖大弟,多變不情,如假以兵,是嫁之禍也。”
宋 岳飛 《謝講和赦表》:“蓋夷虜不情,犬羊無信,莫守金石之約,難充谿壑之求。”
清 劉瀛 《珠江奇遇記》卷二:“阮 曰:‘ 琴 大不情!’ 琴 含淚曰:‘人若有情,妾身胡為流落至此!’言下淚簌簌不止?!?/span>
⒈ 不講情理,不近情理。
例如:「我有一個不情之請,請你一定要幫忙?!?/span>
⒉ 薄情。
例如:「金玉奴棒下所打的是莫稽這等不情之人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