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語本《莊子·天下》:“桓團、公孫龍辯者之徒,飾人之心,易人之意,能勝人之口,不能服人之心,辯者之囿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辯過于物,故能勝人之口;言未當理,故不服人之心。而辯者之徒,用為苑囿。”王先謙集解引宣穎曰:“辯者迷于其中而不能出?!焙笠蛴谩稗q囿”指嘵嘵不休的爭辯。
⒉ 指言論界、言者之口。
⒈ 后因用“辯囿”指嘵嘵不休的爭辯。
引語本《莊子·天下》:“桓團、公孫龍 辯者之徒,飾人之心,易人之意,能勝人之口,不能服人之心,辯者之囿也。”
成玄英 疏:“辯過於物,故能勝人之口;言未當理,故不服人之心。而辯者之徒,用為苑囿。”
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曰:“辯者迷於其中而不能出。”
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昔市南 宜僚 弄丸而兩家之難解,聊為吾子復翫德音,以釋二客競于辯囿也?!?br />張銑 注:“言辯者多詞如苑囿之有草木也。”
⒉ 指言論界、言者之口。
引唐 黃滔 《與南海韋尚書啟》:“設若旁扃辯囿,內(nèi)遏言泉,不惟上負于良時,抑亦下辜于卑志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