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漢宮觀名。
⒉ 漢代關(guān)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。在今陜西省境。漢白公所開,故名。
⒈ 漢 宮觀名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一七九:“﹝ 漢 宮殿﹞有 臨仙觀 …… 白渠觀?!?/span>
⒉ 漢 代 關(guān)中 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。在今 陜西省 境。 漢 白公 所開,故名。
引《漢書·溝洫志》:“太始 二年, 趙 中大夫 白公,復奏穿渠引 涇水,首起 谷口,尾入 櫟陽,注 渭中。袤二百里,溉田四千五百餘頃,因名曰 白渠?!?br />《古詩源·鄭白渠歌》:“田於何所, 池陽 谷口,鄭國 在前, 白渠 起后?!?/span>
⒈ 漢武帝太始二年所開鑿的人工灌溉渠道。位于關(guān)中平原,自谷口南流至櫟陽,注入渭水,長約二百里,灌溉面積高達四五〇〇頃。唐朝分為太白、中白、南白三渠。自西元一九三〇年后,改筑涇惠渠。
引《漢書·卷二九·溝洫志》:「太始二年,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。引涇水,首起谷口,尾入櫟陽,注渭中,袤二百里,溉田四千五百余頃,因名曰:『白渠』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