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遲鈍;不靈敏。
⒉ 停頓;停留。
⒈ 遲鈍;不靈敏。
引《漢書·翟方進(jìn)傳》:“方進(jìn) 年十二三,失父孤學(xué),給事太守府為小史,號遲頓不及事,數(shù)為掾史所詈辱。”
明 文徵明 《明故嘉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公行狀》:“會御史按試,公獨后出,或誚其遲頓。”
沙汀 《困獸記》五:“她倒是個口齒遲頓、性情沉靜的人?!?/span>
⒉ 停頓;停留。
引老舍 《不成問題的問題》:“丁主任 不知道自己的話是說對了,還是說錯了,可是不便收回或改口。遲頓了一下,還是笑著?!?br />《紅色歌謠集·夫妻唱參軍》:“個個青年莫遲頓,勇敢殺敵享太平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