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身 科舉時代為考中錄選者所規(guī)定的身份、資格。唐代舉子中禮部試稱及第,中吏部試稱出身。宋代中殿試稱及第出身,明清兩代經(jīng)科舉考試選錄的,稱正途出身。 《宋史。選舉志一》:“太平興國二年,御殿覆試......得呂蒙正以下一百九人。越二日,覆試諸科,得二百人,并賜科一百八十余人,并賜出身;‘九經(jīng)’七人不中格,亦憐其老,特賜同‘三傳’出身?!?商衍鎏《清代科舉考試述錄》第三章:“凡科舉中之五貢、舉人、進士、皆謂之出身,而以進士為止,類于今之學(xué)位。官職有升轉(zhuǎn),而由考試得來之出身,終身帶有不可移易。”
出身chūshēn
(1)[one'spreviousexperienceoroccupation]∶一個人最初從事的職業(yè)和履歷造成的身分
(2)[familybackground]∶家庭經(jīng)濟基礎(chǔ)所奠定的身分
(3)[anofficial’spreviousexperienceinfeudaltime]∶指入仕之途
武舉出身
奉獻自己。
《文選.禰衡.鸚鵡賦》:「臣出身而事主。」
入仕之途。
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九》:「宣徽好生不忍,心里要收留拜住回家成親,教他讀書,以圖出身?!?br>《二刻拍案驚奇.卷二六》:「守了一世書窗,指望巴個出身,多少掙些家私?!?br>
個人的前段經(jīng)歷或因家庭背景而具備的身分。
《三國演義.第二回》:「我與汝出身寒微,非張讓等,焉能享此富貴?」
《文明小史.第一九回》:「好漢不論出身低,實不相瞞,我這賤內(nèi),就是這里頭出身?!?br>如:「工人出身」。
舊稱丫環(huán)嫁人為「出身」。
《金瓶梅.第六二回》:「這小丫頭繡春,我教你大娘尋家兒人家,你出身去罷?!?br>
英語tobebornof,tocomefrom,familybackground,classorigin
德語Abstammung,Herkunft(S)?,abstammen(V)?
法語venird'uncertainmilieu,classesociale,originedeclasse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