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稱“窗隔”。亦稱“窗槅”。
⒉ 窗上的格子。古時在上面糊紙或紗以擋風(fēng)。亦指窗扇。
⒈ 亦稱“窗隔”。亦稱“窗槅”。窗上的格子。古時在上面糊紙或紗以擋風(fēng)。亦指窗扇。
引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故事一》:“蘇易簡 為學(xué)士,已寢遽起,無燭具衣冠,宮嬪自窗格引燭入照之。”
宋 楊萬里 《荔枝堂夕眺》詩:“迎寒窗隔重糊遍,只放書邊數(shù)眼明?!?br />《水滸傳》第九十回:“童子點上燈來,閉了窗格,掇張桌子,鋪下五六碟菜蔬?!?br />《紅樓夢》第七九回:“偺們?nèi)缃穸紓S霞彩紗糊的窗槅?!?/span>
⒈ 窗上以木條交錯制成的方格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三一回》:「張俊民領(lǐng)著小廝,自己動手把六扇窗格盡行下了,把桌子抬到簷內(nèi)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