奴隸 (詞語概念)奴隸,通常指失去人身自由并被他人(通常是奴隸主)任意驅(qū)使的,為他們做事的人?!芭焙汀半`”這兩種奴隸名稱在先秦時代都已存在,“奴隸”一詞卻是在漢代之后的著作里才出現(xiàn)的。世界歷史上,人們因為戰(zhàn)爭、犯罪、破產(chǎn)、血統(tǒng)等原因成為奴隸,在成為勞動工具的同時也被當成一種有價值的貨物進行贈賜與交易。奴隸可以通過逃亡、贖身、立功等行為重新成為自由人。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奴隸有斯巴達克斯。隨著社會進步,時代的發(fā)展,奴隸范疇已經(jīng)遠遠擺脫了先前的原始定義,漸漸的引申為受制于某種事物或者行為,使得自己喪失了獨立自主,自由支配的能力,活在一個被"奴役"的生活之中。
奴隸núlì
(1)[slave]
(2)為奴隸主勞動而沒有人身自由的人,可以被奴隸主殺死或買賣
(3)完全聽命于某種具有支配力量的影響的人;不能自主的人
供人使役而不能自由的人。
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.勉學》:「爰及農(nóng)商工賈,廝役奴隸,釣魚屠肉,飯牛牧羊,皆有先達,可為師表?!?br>《文明小史.第三八回》:「你也算得一方之主,為什么要聽那陸賊的指揮?不是甘心做他的奴隸嗎?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