凳子 在坐具當中,家具凳子,馬扎是最早出現(xiàn)的,它是凳子的前身,在凳子上加一個靠背就衍變成為了椅子。凳子在民間的稱謂叫杌凳。最初用來踩踏上馬、上轎時使用,所以也稱馬凳、轎凳。民間俗稱的名字中,還有“武凳”,因為習武之人坐如鐘,不需要倚靠什么,因此得名。凳子的用料簡單,用途廣泛,所以比椅子流傳的數(shù)量大。凳子的形狀很豐富,出現(xiàn)的早期是長方形,一直延續(xù)到明代,到了清代變成了方形,還出現(xiàn)了圓形、扇面形、梅花形、六角形的凳子等。
沒有靠背供人坐的家具。
《儒林外史.第二回》:「那王舉人也不謙讓,從人擺了一條凳子,就在上首坐了。」
英語stool,smallseat
德語B?nke
法語banc,tabouret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