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理 公理是一個漢語詞匯,讀音為gōng lǐ,是指依據(jù)人類理性的不證自明的基本事實,經(jīng)過人類長期反復實踐的考驗,不需要再加證明的基本命題。 在數(shù)學中,公理這一詞被用于兩種相關但相異的意思之下——邏輯公理和非邏輯公理。在這兩種意義之下,公理都是用來推導其他命題的起點。和定理不同,一個公理(除非有冗余的)不能被其他公理推導出來,否則它就不是起點本身,而是能夠從起點得出的某種結(jié)果—可以干脆被歸為定理了。
公理gōnglǐ
(1)[axiom]∶依據(jù)人類理性和愿望發(fā)展起來而共同遵從的道理
世界有強權(quán),沒有公理啊!
(2)[self-evidenttruth;generallyacknowledgedtruth]∶經(jīng)過人類長期反復實踐的考驗,不需要再加證明的命題(如數(shù)字中的)
世人所公認的道理。
《文明小史.第二○回》:「婚姻可以自由,乃是世界上的公理?!?br>
科學上推理的基本,無需證明者。
如:「幾何公理」。
英語axiom(inlogic)?,axiomatic
德語Axiom(Math)?
法語axiome,véritéuniverselle,évidence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