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觀察了解。
⒈ 觀察了解。
引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是與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,必以眾之耳目之實知有與亡為儀者也。”
《鬼谷子·中經(jīng)》“故(一本有言字)多必有數(shù)短之處,識其短驗之” 南朝 梁 陶弘景 注:“言多不能無短,既察知其短,必記識之,以取驗之相也?!?br />《敦煌變文集·妙法蓮華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纔欲到,未多時,王告仙人愿察知:‘所許蓮經(jīng)便請説,不要如今有踴移?!?/span>
⒈ 觀察得知。
引《墨子·明鬼下》:「是與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,必以眾之耳目之實知有與亡為儀者也?!?br />《五代史平話·周史·卷下》:「世宗因高平之戰(zhàn),見樊愛能、何徽等一軍不戰(zhàn)而潰,察知軍中弊幸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