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讒毀和阿諛。
⒉ 指好讒毀、阿諛之人。
⒊ 讒毀、阿諛之言。
⒈ 讒毀和阿諛。
引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故詐偽之人不得欺其主,嫉妬之人不得用其賊心,讒諛之人不得施其巧?!?br />唐 柳宗元 《杜兼對(duì)》:“人由是不茍免,而讒諛之道大息。”
宋 蘇轍 《歷代論三·王衍》:“內(nèi)則讒諛以求進(jìn),外則聚斂以求售?!?/span>
⒉ 指好讒毀、阿諛之人。
引《楚辭·九章·惜往日》:“諒聰不明而蔽壅兮,使讒諛而日得。”
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闒茸尊顯兮,讒諛得志。”
⒊ 讒毀、阿諛之言。
引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“夫以 孔 墨 之辯,不能自免於讒諛,而二國以危?!?br />唐 李紳 《趨翰苑遭誣構(gòu)四十六韻》:“潔身酬雨露,利口扇讒諛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(hào)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