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后 斷后,指沒有子孫延續(xù);軍隊撤退時,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護。語出《資治通鑒·魏明帝太和二年》:“趙云身自斷后,軍資什物,略無所棄?!?/p>
斷后duànhòu
(1)[bringuptherear]∶軍隊撤退時,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護
又令馬岱、姜維斷后,先伏于山谷中,待諸軍退盡,方始收兵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(2)[havenoprogeny]∶斷絕后嗣
斷絕子嗣或后續(xù)者。
《文選.潘岳.西征賦》:「國滅亡以斷后,身刑轘以啟前。商法焉得以宿,黃犬何可復牽。」
殿后阻斷敵人來追擊。
《三國演義.第五八回》:「馬超曰:『此計大妙!』即時差『令』字旗傳于各部,盡教退軍,馬超親自斷后。」
《文明小史.第五六回》:「把圍登時解了,分作兩隊,作前后應敵之勢,一隊向外邊打,自行斷后,一隊向里邊打,回救主營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