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度 法度:詞語解釋 法度:民國時期校長 法度 (詞語解釋)法度,指法令制度;法則,秩序,行為的準則。語出《尚書·禹謨》:“儆戒無虞,罔失法度?!?/p>
法度fǎdù
(1)[law]∶法律制度
(2)[moralstandard]∶規(guī)矩,行為的準則
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
商君佐之,內立法度,務耕織。——漢·賈誼《過秦論》
法律和制度。
《書經(jīng).大禹謨》:「吁!戒哉!儆戒無虞,罔失法度?!?br>《三國演義.第九七回》:「魏國法度,兄所知也。吾受國恩,但有死而已?!?br>
典型、模范。
《管子.中匡》:「今言仁義,則必以三王為法度?!?br>
法式。
《三國演義.第一○二回》:「孔明曰:『司馬懿見了木牛流馬,必然倣我法度,一樣制造。那時我又有計策。』」
方法。
《水滸傳.第七四回》:「你休笑我!我自有法度教你們大笑一場?!?br>元.戴善夫《風光好.第一折》:「我著金陵太守韓熙載看他一言一動,略有纖毫破綻,便報與我知道,自有制他的法度?!?br>
英語(a)?law
法語(une)?loi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